「滕」源出
滕(Téng)姓与腾姓同宗,源出有三:1、出自姬姓,为黄帝后嗣十二姓氏之一。按照《万姓统谱》上的记录,相传黄帝的二十五子中,别离获得十二个姓,此中就有滕姓。这是起源最早的一支滕姓。4000年前,恰是传说中的黄帝时期,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说:“黄帝二十五子,其得姓者十四人。”《国语》中记录了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五位的便是滕姓。2、亦出自姬姓,为西周时周文王第十四子错叔秀以后,以国名为氏。据《万姓统谱》、《广韵》等所载,西周初年,周武王封本身的弟弟,亦即周文王第十四子错叔绣于滕地,成立了滕国(在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)。战国早期,滕国被越国所灭,但后来又规复起来,未几又灭于宋国,原滕国王族遂以国名命姓,成为滕姓。在滕姓家族中,有一支为防止敌人侵犯,改成腾姓。3、出自他族。明洪武年中,一蒙前人获赐姓滕,名瓒住。在滕姓家属中,有一支为防止敌人侵犯,改成腾姓。
得姓始祖
1.错叔绣。按照《广韵》上的记录,滕姓是滕侯的儿女,滕侯的子孙儿女以国为氏,称为滕氏。是以,全国的滕姓中国人,追源溯本,十足都是3000年前被封于滕国的周文王之子错叔绣的儿女,现代的滕国就在明天的山东省的滕州市,这里是滕姓的最早起源地。故滕氏先人奉错叔绣为滕姓的得姓始祖。
2.滕文公。滕氏出自姬姓,为周文王后嗣、战国中期滕国国君滕文公以后。滕文公在朝时,“以戋戋五十里”的小国,在“八百诸侯并立、战国七雄争霸”的环境下,岂但不被大国兼并,反而“疆为善国,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”,被誉为“善国”。故滕氏先人奉滕文公为滕姓的得姓始祖。
迁移散布
据《广韵》载:“周文王子叔绣封于滕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又据《吴门滕氏世略抄》载:“吾滕氏肇自姬周文王十四子叔绣封于滕,即今山东滕县也。滕之有国始武王十三年乙卯,终敬王三十六年丁巳,凡六百三十九年。《孟子》七篇中颇著其行,然世次已弗能详矣。子孙繁殖,以国为氏,秦汉之间氏族未著,源流亦弗甚彰,至后汉顺帝时中郎将(滕)抚始以北海人显,后来文章功业炳耀史乘者代有其人,虽南北播迁,郡系不一,而渊源固何尝稍异也。今全国之滕可考者凡三:一曰北海之滕,始于中郎将(滕)抚……二曰南阳之滕……三曰东阳之滕,始于司业公(滕)令琮,起婺州之东阳,累叶同居,六传后分三支,递相迁移,北抵青齐,西极巴蜀,东流吴会,虽派别不一,而皆导源于东阳。吾吴郡滕数典言祖,盖亦始自东阳,以司业公为始祖,世系具载,谱牒历历可稽……”按照《广韵》上的记录,滕姓王谢居于南阳郡,便是此刻的河南省南阳县四周。
堂号
“卜正堂”、“ 朴直堂”、“南阳”、“北海”、“廉靖”、“五聚堂”等。